灯灭了,我的心见到了光

灯灭了,我的心见到了光

作者:高大鹏

很多人都看过林语堂先生一本很有名的作品“信仰之旅”。他的原书是用英文写的“从异教徒到基督徒”这一本书,就是说到他怎么样从信儒、道、佛三教改信基督教的过程,可以说是他一生的见证。我的见证刚好可以套用他这本书名——从一个异教徒变成基督徒的经过。

高中时代开始涉猎佛经

我们中国人都一样是在五千年文化背景下长大,大概都接触过儒、道、佛,特别是佛教的信仰。我个人在佛教的信仰当中将近二十年的时间,是佛教里的老弟子。

现在佛教似乎很兴盛,但是一般人信佛,以我来看,只是玩票的,插插花,并不是把自己的生命都投进去。像我当年信佛的情形,真的是把自己的生命都投进去,是很认真的。我从高中一直到大学都是很认真的在追求。我个人家里就有自己的佛堂,客厅里有各式各样的神像,就像一座小庙、一座万神庙,像龙山寺,热闹得不得了,香火鼎盛,很难想像那是一个家庭。事实上我是想去做和尚,害得父母常常哭哭啼啼,找了很多亲戚朋友从南部来对我晓以大义,动之以情,劝我千万不可出家,必须传宗接代。

听起来好像很好笑,但是当时我真的是很认真在追求,等于是半个和尚一样,平常打坐、念佛,有时候念一万声,有时念十万声,绝对比一般信徒要虔诚认真得多,真是全身投入。打坐一个小时,算不了什么,最好半天、全天,有时希望能打坐一个月,两个月都不起来。我非常认真追求,绝对不是泛泛的,插花式的,玩票式的,我认真的追求了二十年。

我是在高中的时候就接触到一些佛书。我们那个时代因为比较动荡不安,是个苦难的时代,所以对苦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,觉得这个世界是苦的,人生是无常的,也是没有什么意义。所以在这种清苦生活的背景之下,特别容易被佛教的道理所吸引。因为佛教所说的人生的生老病死、苦空无常这些道理,人一听就听进去了。我也就非常热衷于对佛理的探讨,所以我在高中时代就开始涉猎佛经了。像铃木大拙、弘一大师的作品,那时候就在看,愈看就愈入迷。还到处去参学访道等等,还有晨修、打坐,这些都非常的热衷,非常的投入。

后来念大学的时候,我是读中文系的。台大继承北大的传统,就是五四以来科学的精神,凡事要求证据,无证不信。我们提任何报告、论文,一定要拿出充份的证据,否则不管你写得多好,多么有见解,理论多么周严,证据若不完全,这篇论文还是不及格的。

心里的疑惑

所以我就检验一下自己的信仰到底有没有根据。检验的方法就是看看我所信的这些所谓的佛啦,菩萨啦究竟是来自何方?有没有历史背景?有没有地理线索?我找来找去,参考了我所能找到的各国资料,也做了很多研究,最后的结论就是,没有什么根据,不知那里来的。既然没有历史的根据,也没有地理的线索,我就信了,而且信的那么厉害,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为自己所信的打了一个问号。我就问师傅,他们都说:“这个没关系,这种东西你信其有就有,诚则灵,心里有就有。”

这些话实在令人很难接受,因为我心里就是觉得没有啊?打坐,坐一天,坐两天,没有就是没有,而且心里也没有平安。“打坐”这个东西,是一种工夫,属瑜珈术的一种,当你打坐后,短时间你会觉得有一种安静。其实,如果你静坐养神一段时间,也觉得安静,但你心里仍会有很多问题,特别是罪的问题。七情六欲并不能靠打坐、人工的方式平复,只是暂时压抑下去,压抑久了,它们又以别的方式出来,那更是如火如荼,轰轰烈烈。所以从修行本身,我发现它有很大的限度和后遗症。

我也发现到释迦摩尼本身是个无神论者。他是反对婆罗门教的,反对这种满天神佛的信仰(即多神论)。他临终前告诫弟子,他死了以后他们应该以戒律为师,依法不依人,不要依靠任何外在的力量,以自心为灯,以自己努力的修为,超越自我,这样就能够了脱生死、跳出轮回。认真修行的人就会发现,靠自己有生之年,要修为到那种境界,其实是不可能的。

所以佛教从基本上来讲,是一个自力救济的宗教。释迦摩尼没有说自己是神,他也不承认有造物者,他自己当然也不是造物者。释迦摩尼过世以后,弟子们慢慢就把他神化了,把他当成上帝一样膜拜。佛”的意思就是觉者,像梦中醒过来的人,觉悟了人生苦空无常的道理。这只是一个人生哲理。

后来佛教徒发现自己无能为力,而且还要跟婆罗门教、印度教竞争。所以就偷偷的将从前门赶走的那些所谓的神,从后门又迎回来了,改头换面,用佛教的一些理念,给这些偶像起名号。所谓的观世音、地藏、阿弥陀佛,这些其实都是一种理想的化身。比如观世音代表慈悲的意思,救苦救难、大慈大悲;文殊菩萨代表智慧的意思;阿弥陀佛代表无量光、无量寿,用我们的话讲就是永生。他们都是一个理念或一个理想的化身。我查遍佛经感觉到并无此人,查无此人,这时候我就动摇了。我怎么能够把我的生命、我的生死交托给一个完全没有证据,而且跟释迦摩尼原来所传讲的道理完全违背的信仰?所以在南传的小乘佛教里面,他们就认为大乘非佛说(即并非释迦牟尼佛所说),就是说我们现在所信的这一套佛教,其实就是拜偶像,这并不是原始的那个真正的佛教。所以我就面对这样一个矛盾,心里有了很多问号,这就是我离开佛教的第一步。

读外文系时初次接触圣经

后来我就去读了外文研究所,就是外文系。圣经是外文系的必修课,就是圣经文学。圣经是非念不可,而且必须念的很熟,因为在外国的文学里面,处处都是圣经的典故,你要是不熟悉圣经,简直就读不懂西方文学。所以逼得我非读圣经不可。这两个信仰就照面了,可以说就产生冲突了。当我用考据的习惯来看圣经时,我发现圣经是比较可信的。从福音书来看,主耶稣基督的出生,他怎样布道,他怎样医病、救人或者他的死,他的复活等等,都是有真凭实据可查、可检证的。不但如此,他的诞生、受死、复活等等,都是在几千年前早就预言了。这些预言都一一应验了,所以是证据确凿的。

所以把这两个宗教拿来对比,一个是可以拿出证据来,另外一个则是查无此人,只是一个理想,在这个情况下,优胜劣败马上就见分晓了。所以我就选择离开佛教,这也是我进入基督教的第一步。

佛教道理是很好,因为它最基本的教义是诸恶莫做、众善奉行、自净其意。但问题是人做不到。比如诸恶莫做,最大的恶莫过于杀生,但我们喝一杯水,里面都有很多微生物,那也是生物。你不能不喝水,你不能不杀生。我们的生命也是要打针的,那也是杀细菌,那也是杀生,所以这个也做不到。

众善奉行,一切好事都要去做,基本上也没有错,好事人人都愿意去做,可是也有很多困难。就像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,他是不是能够做到我们中国人说的“百善孝为先”?佛教也教导人要行孝!人伦要顾到!可是他很年轻就出家,对他的父母、妻子、儿女,怎么交待?他和妻子的婚约,国家要他治理,对父母的义务,对国家的义务,孝悌忠信这些最基本的善他都无法做到,都是亏欠的。保罗说:“立志行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。”因为这世界是在恶者权下,我们不可能跳出来,不可能的。所以,要“众善奉行”,原则理论上是对的,实际上,人很可怜,根本就做不到。

自净其意就是自我超越,洁净自己的心思意念。乍听之下也对,应该常常保持心思的洁净,心地的纯洁。可是实际去做时,就发现很困难。我自己在教书时,常问班上的同学们:“有谁是绝对没有不可告人之念头的,请举手,让咱们瞻仰一下这位现代圣人。”我从来没有瞻仰到一位,连那些我认为很纯洁,很可爱的小女生,都低着头,不敢举手。那我就知道,“自净其意”那有那么简单,就算修行一辈子,大概那些粗的念头可以克服,那细的念头呢?花豹不可能去掉身上的斑纹,黑人不能改变他们的肤色,壮士也不能把自己举起来,这是一个事实。

佛教人生观太消极

在佛教教义上,我也感觉到动摇了。在人生问题上,我跟基督福音做一个比较,也觉得佛教太消极。譬如佛经和圣经都讲到类似的故事。佛经说到一个寡妇的儿子死了,哭哭啼啼的来找释迦牟尼,她实在很痛苦,需要心理辅导、内在医治与协谈。释迦牟尼说:“很简单,你到城里去找没有死过人的家庭,请他给你喝一杯茶,你的痛苦就必好了。”这个寡妇很高兴,就进城到处去找,最后发现,没有一家人没有死过人。当然,生、老、病、死,谁家没有过?这时,她才知道人生就是这样,要接受命运,就得安慰了。其实这是认命!

但是,在圣经福音书里,耶稣的做法就不一样,耶稣救活了寡妇的儿子,使她的儿子,失而复得,施了莫大的恩典。这样一比较,你也就知道,一个理智的人,他可能会选择那一个信仰。再拿一个信耶稣基督的家庭和一个拜偶像的家庭比较,也确实是信仰耶稣基督的家庭要来得和睦、幸福、快乐。单就耶稣基督的命令,基督徒一生之中,只可一夫一妻,这样就可免去夫妻离婚或夫妻之外不正当的感情纠纷。家庭有问题的孩子,得不到父母的抚爱真是可怜,虽我国法律也规定一夫一妻的制度,却无法限制多欲的人心。唯有信靠耶稣才能从一切罪恶中被拯救出来。

佛灯熄灭,佛像跌碎

我从多个角度比较之后,慢慢就觉得,过去所信的,似乎应该放弃了,应该要改弦更张,另起炉灶。但是要离开一个旧信仰,并不是那么容易,觉得心里很挣扎。有一天我祷告,希望神指点我,究竟谁是真?谁是伪?现在回想起来,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经历。因为我一直这样脚踏两只船,信两个教,心里也觉得很矛盾,很痛苦。我就常常祷告,有一天晚上我祷告得很迫切。我当时是在床上祷告,忽然间那个佛灯就灭了,那个佛像就掉下来砸碎了。当时没有任何风,什么都没有。就在我祷告到一半的时候,在一片漆黑当中,我心里有很强烈的感动,我就在黑暗中做了决志。所以我跟保罗刚好相反,他是在大光中遇见主,我是在一片黑暗中认识了我的主。

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见证,我个人以前头脑里没有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,但这是一个事实。灯灭、偶像跌碎,在那黑暗当中,我知道我要走那一条道路,这也是一个转变的关键。后来我慢慢的去参加很多聚会,然后就从那一个信仰当中离开,正式受洗,接受耶稣基督做我的救主直到如今。

原先我打坐也好,念佛也好,基本上希望求得心灵上的平安,但始终求不到。信主了以后,我读经祷告之后,我常常心里感受到平安。我学佛将近二十年但得不到平安,现在我能够在基督信仰里,藉着灵修、祷告、读经得到了。我的人也变得乐观,对死亡没有畏惧,生活里充满了活力和希望。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改变。

惟有造物主才能拯救我们

原始佛教是讲些人生的道理,告诉我们人生一些基本事实,如生老病死。这是事实,无可否认、无可推诿的。人生苦空无常,这也是事实。总而言之,这是一套道理,企图用这一套道理去减轻人类的痛苦,增加人类的幸福。拜偶像者努力要追寻一个脱离苦海的道理,但问题是任凭道理再好,道理是不能救人的,因为人不是道理所造,人是神的大能造的(创世记1章27节)。唯有那造人的可以救人,其它的道理都不能救人。

如果只是接受道理,没有接受神的儿子耶稣为主和救主,是不能得救的。如今我们全家都归向创造天地万物的真神,神所赐的平安喜乐充满了我们的家。朋友!你也愿意有这份平安、喜乐吗?请来认识、相信神的儿子耶稣。

圣经说:“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,神并不监察,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。”(使徒行传17章30节)这是诚挚的忠告,盼望你和一家早日都能蒙恩、得救,成为有福的人。

文章来源:互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