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稣是神的完美形像

耶稣是神的完美形像

作者:昊敏

即便你不是基督徒,也会知道耶稣这个名字。从百度上一搜,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人,也大概知道他的事情。百度上这样介绍耶稣说:

耶稣(古希腊语:Ἰησοῦς,可拼为Iesous)是圣经中所预言的救世主,又称基督(希伯来语为弥赛亚),是神的儿子,常被称为“拿撒勒人耶稣”。公元元年(公历纪元,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,以耶稣降生为元年)出生于以色列的伯利恒,三十岁左右开始传道,在总督本丢彼拉多执政时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,基督照圣经所说,为我们的罪死了,而且埋葬了;又照圣经所说,第三天复活了(圣经哥林多前书15章3~4节),并且向众门徒显现,复活后第四十天升上高天,坐在神的右边,将来他必要再来,建立荣耀的国度。–摘自百度百科

无论如何,耶稣已经是一位众所周知、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。他是犹太人,大卫的子孙,是雅伟所立的主、基督(徒2:36)。他一出生就肩负了神赋予他的使命,就是要把神的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(太1:21)。如何拯救呢?就是他自己成为神的羔羊(约1:29),正如旧约的赎罪祭,献上给神,除掉人的罪过。耶稣死后,神让他三天后复活,现在坐在了神的右边。

这些话我们很多人都已经耳熟能详,但今天我们再从神的形像的角度来认识耶稣。简单来说,其实耶稣就是雅伟所期望的真正的人,他完全实现了神当初创造人的目标:彰显出了神的形像和荣耀。耶稣是雅伟神完美的形像(参看林后4:4,6;来1:3),从他身上就看见了雅伟神的性情。

“良善的夫子”

上次我们已经看见,雅伟神是美善的。而圣经对耶稣的评价也是良善的:

18有一个官问耶稣说:“良善的夫子,我该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?”19耶稣对他说:“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?除了神一位之外,再没有良善的。”【路18:18-19】

这里说的是以色列的一个官,他向耶稣请教如何承受永生。留意他对耶稣的称呼:“良善的夫子”。可见在这个人乃至当时很多以色列人眼中,耶稣是良善的。

还要留意的是耶稣的回答:“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?除了神一位之外,再没有良善的。”什么意思呢?耶稣是在说:我不是善的源头,善的源头是神,惟独雅伟神是良善的。但无可否认,耶稣也是良善的,他完全彰显出了神的良善。

什么是良善呢?什么样的人才能够被称为良善呢?说神是良善的,又是什么意思呢?如果有人帮助了你,或者给了你钱,他是不是良善的呢?我们来看一段经文:

33你们或以为树好,果子也好;树坏,果子也坏。因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树。34毒蛇的种类!你们既是恶人,怎能说出好话来呢?因为心里所充满的,口里就说出来。35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;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。36我又告诉你们:凡人所说的闲话,当审判的日子,必要句句供出来。37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;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。【太12:33-37】

这段话讲到了果子、心、话,我们能明白当中的含义吗?其实很简单,这里说的是,善与恶是心的问题,是内在的、本质的问题,而外在方面也会结出果子来。行事为人就是外在的果子。心里积存着善,行事为人就会发出善来;心里堆满恶,行事为人就会发出恶来。而言语是人最常见的外在行为,如果心里面是恶的,那么言语上一定会表露出来。所以将来审判的时候,神要按照我们说的话来审判–当然也包括了行为,但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。

这样看来,我们说了多少不该说的话呢?所以圣经说,“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,他就是完全人”(雅3:2)。一个完全人当然就是良善的人。耶稣就是这样一位完全良善的人,圣经说他“并没有犯罪,口里没有诡诈”,“被骂不还口,受害不说威吓的话”(参看彼前2:22-23)。当人在最危急时刻,遭受别人向他行恶的时候,他那时的反应才会表露出他真实的自己。耶稣在这个时刻,也不还口骂人,不说威吓的话,可见他真的是一个完全良善的人,像雅伟神一样。

耶稣毫无过犯

良善的神当然不会犯罪,因为“神不能被恶试探”(雅1:13)。而良善的耶稣是人类有史以来惟一一位毫无过犯的人,没有犯过任何罪。圣经说他“没有犯罪”(彼前2:22)。我们古人说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”,但耶稣达到了无过。这不是耶稣自吹自擂,其实连耶稣的敌人都找不出耶稣的任何罪来。我们知道,耶稣是被他的敌人–以色列的宗教领袖–送上十字架的。但敌人有没有找到耶稣的罪名呢?根本没有。其实从耶稣传道开始,他的敌人就想谋害他,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已,因为他们一直找不到耶稣的把柄(参看路6:7,11;20:20,26;约8:6)。

后来他们终于找机会抓到了耶稣,然而如果没有罪名,又不能杀耶稣。于是他们绞尽脑汁找耶稣的罪过,却依然找不到。他们甚至请了好多人捏造假证据来陷害耶稣,可是所谓的证据都无法成立,可以说立不了案。可见编造得太离谱了,漏洞百出,根本捕不到风、捉不到影(参看可14:55-64)。

如果你的亲戚、朋友找不到你的罪,还是有可能的,因为你爱亲戚、朋友,他们也爱你,很可能相处得很好(其实这种例子也非常少)。可是如果敌人都找不到你的把柄,那么你真的是完全没有过失的人了。耶稣就是这样的人!

耶稣的敌人实在找不到耶稣的任何罪,最后大祭司硬是套耶稣的话,问:“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?”耶稣也不能否定,因为这是事实。结果大祭司就凭这句话,强行说:“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?你们已经听见他这僭妄的话了。”大祭司认定,耶稣承认他是雅伟神差来的基督,这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,因为以色列民不承认他是雅伟神差来的基督,拒不接受。结果他们就以这种荒唐的罪名,定了耶稣该死的罪。

然而当时的以色列不是独立的国家,而是罗马殖民地,所以这些以色列的宗教领袖无权处决耶稣,他们需要请示罗马巡抚。罗马巡抚有没有查出耶稣犯了什么罪呢?罗马巡抚根本查不出耶稣做了什么恶事,所以他反问以色列人:为什么要把耶稣钉十字架呢?他做了什么恶事呢?圣经上还说,罗马巡抚知道:祭司长是因为嫉妒,才把耶稣抓到了官府。可惜的是,罗马巡抚虽然查不出耶稣丝毫的罪过来,但他想讨以色列人的喜欢,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,将耶稣钉了十字架。(参看可15:6-15)

总之耶稣是毫无过犯的人,连他的敌人都找不出他的一丝过犯。

众人的仆人

在创世记,雅伟神不介意做体力活儿,亲手捏制出了人,也亲手为人栽种了一个园子,还亲手为犯了罪的亚当、夏娃做皮衣。同样,耶稣也将雅伟神的这个性情表露了出来。耶稣一生都在服侍人。他教导门徒们说:

……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,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。26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。你们中间谁愿为大,就必作你们的用人;27谁愿为首,就必作你们的仆人。28正如人子来,不是要受人的服侍,乃是要服侍人,并且要舍命,作多人的赎价。【太20:25-28】

留意最后一句话,这就是耶稣一生的写照:他一生不是受人服侍,而是服侍人,甚至为别人舍了命。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教导门徒。如果他没有活出来这种生命,当然也无法教导门徒。

还有一次,门徒们争论谁为大。当年耶稣的门徒们就跟我们一样,喜欢争做第一名。但耶稣再次教导他们说:

25“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,那掌权管他们的称为恩主。26但你们不可这样。你们里头为大的,倒要像年幼的;为首领的,倒要像服侍人的。27是谁为大?是坐席的呢?是服侍人的呢?不是坐席的大吗?然而,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侍人的。【路22:25-27】

在神的国,最大的就像服侍人的。雅伟神本身就像父母,为人类忙碌。雅伟神所立的基督耶稣,也是如同服侍人的。

最后,在离开门徒、上十字架之前,耶稣有一次跟门徒吃晚饭,席间他就站起来,脱了衣服,拿一条手巾束腰,随后把水倒在盆里,就洗门徒的脚,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。不要以为耶稣给门徒洗脚是“做秀”,他一生都在服侍人,这是在最后的一刻,他希望门徒们记住他服侍人的生命,好效法他。所以耶稣帮门徒们洗完脚后,就教导门徒们说:“你们称呼我夫子,称呼我主,你们说的不错,我本来是。我是你们的主,你们的夫子,尚且洗你们的脚,你们也当彼此洗脚。我给你们作了榜样,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。”(参看约13:3-5,12-15)

即便耶稣死而复活后,他也是在服侍门徒们。约翰福音21章特别记载了一件事,就是耶稣为门徒做早餐。那是在提比哩亚海,彼得去海里打鱼,一夜都没有打着什么。天快亮的时候,耶稣就站在了岸上,问门徒说:“小子,你有吃的没有?”门徒说“没有”,当时门徒们没有认出那人就是耶稣。耶稣就指示他们说:“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,就必得着。”门徒就这样撒网,结果鱼多得都拉不上来了。这时候,门徒们才认出这是主耶稣。于是门徒们上了岸,看见岸上有炭火,上面有鱼,又有饼,耶稣亲自为他们预备了早餐!耶稣叫他们把刚打捞上来的鱼拿来一些,耶稣就为他们烤鱼,说:“你们来吃早饭。”然后耶稣把饼和鱼递给他们。

仔细看这幅图画,真的很美!耶稣就是在服侍门徒,好像父母一样,而这正是创世记中雅伟所做的。

罪人的朋友

亚当、夏娃犯罪后,雅伟神依然恩慈地对待他们。同样,耶稣对罪人非常怜悯,所以人都说他是“税吏和罪人的朋友”(路7:35)。最著名的就是约翰福音8章记载的一个例子,那里说,一个有夫之妇在与人通奸的时候,被当场捉奸。以色列的宗教领袖们就把这妇人带到了耶稣面前,对耶稣说:“夫子,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。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,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。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?”

这些宗教领袖们当然不是在请教耶稣,而是想试探耶稣,好抓住耶稣的把柄。如果耶稣说“好,用石头打死”,那么他们就可以控告耶稣杀人了。因为当时以色列是罗马殖民地,没有权力执行审判。如果耶稣说“不要用石头打死”,他们就会说耶稣不遵行摩西律法,当受以色列宗教界的惩罚,至少不可再教导人。

耶稣是如何反应的呢?他非常有智慧(这一点也是彰显出了雅伟神的特点),说:“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,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。”结果怎么样呢?众人“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,只剩下耶稣一人,还有那女人仍然站在当中”。

耶稣又是如何对待这个通奸妇人的呢?他说:“我也不定你的罪,去吧!从此不要再犯罪了。”

耶稣对待罪人的态度跟以色列宗教领袖们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宗教领袖们是高高在上指责罪人,犯罪了就该判死刑。如果不是为了试探耶稣,他们可能早就把她打死了。我们现在何尝不是如此!不妨看看新闻,谁要是被捉奸了,大家一致口诛笔伐,至少放到网上去羞辱他们一番。暴打小三的新闻也屡见不鲜,旁观者也都非常冷漠,觉得是活该。

但耶稣对待这犯罪妇人的态度,真的让我们感动!这就是雅伟神对罪人的态度,他怜悯罪人,所以才会施行拯救。而耶稣是完全彰显出了雅伟的性情!